业界资讯
机器人有望实现“无人工厂”
2015-04-07 10:03:02
传统制造企业进军智能系统
“顺德造”机器人有望实现“无人工厂”
 

    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,越来越多的顺德企业开始采用自动化设备来替代人工。图为利迅达制造车间。

    李细华 摄

 

    周三下午,利迅达制造车间。一名工人用手按下电脑上的按钮,旁边一台两米多高的“机器人”立刻伸出“手臂”,从操作台上轻轻夹起一只铜质水龙头,然后放到另一侧,在力控磨砂带和力控抛光机上进行抛光打磨。只见这只机械手臂时左时右,上下翻飞,几乎与人手一样灵活。只用了一分钟不到的时间,原本表面粗糙暗淡的水龙头立马变得亮光闪闪。换作以前,普通工人需要花好几倍的时间来完成工序。

    这只是顺德传统企业转型进军智能制造系统的一个“小切面”。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,越来越多的顺德企业开始采用自动化设备来替代人工。有研究指出,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,高端制造业之所以可以回流欧美发达国家,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机器人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,降低对劳动力依赖。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张平近期在顺德宣讲时也指出,从以前的“去工业化”转变到如今的“再工业化”,欧美国家已经在开始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。

    瞄准这一发展趋势,顺德多家传统制造企业开始转型进军机器人制造领域,部分产品已经在顺德及周边工厂应用。部分企业老板乐观估计,如果进展顺利,未来3到5年内,顺德就可以出现一批“无人工厂”。

    三家传统企业

    不约而同进军机器人生产

    佛山市利迅达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(下称“利迅达”)位于陈村,其前身是佛山市利迅达钢材加工有限公司。“引入自动化生产线,用机器人替代人工,将是中国制造业的必然趋势。”利迅达总经理霍锦添说。有数据显示,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,珠三角地区企业用工成本上涨1到3倍,甚至出现了“白领易请,蓝领难找”的局面。为此,部分企业开始尝试引入欧美发达国家的自动化生产设备。

    经过五年的发展,利迅达已在机器人行业小有名气。目前该公司拥有二十多个品类机器人,涉及五金、汽车配件等十余个行业。笔者在利迅达机器人应用中心看到,巨大的车间里排放着数十台颜色各异、大小不一的机器人,工人们只需拿着电脑就可以“指挥”机器人作业。利迅达执行董事黎广信透露,目前利迅达正在开发“可视”机器人,让机器人跟人一样拥有视觉。

    几乎与利迅达同步,顺德区嘉腾电子有限公司(下称“嘉腾电子”)也开始进军机器人领域。嘉腾董事长陈友告诉记者,该公司从2007年开始研发AGV搬运机器人,在此之前只是一家普通模具厂,规模不大,主要生产手机配件。有一次,陈友到客户工厂车间参观,无意中发现在车间里有专门员工在生产线上从事搬运工作,将产品从生产线一头搬到另一头,其间相距500米。发现机器人行业在国际上是一个前景很好的行业,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后,陈友带着他的研发团队,开始了他们的机器人梦想。

    六年过去了,目前嘉腾电子已经研发出了多款搬运机器人,负重500公斤到5吨不等,价格在七万到一百多万元之间。今年嘉腾推出了最新款大型搬运机器人,其负重可达五吨,价格达一百多万元。如今的嘉腾早已不再接模具订单,一心研发生产搬运机器人。成功转型后,嘉腾得到了迅速成长,公司规模扩大了10倍。

    跟嘉腾电子一样,鼎峰机器人(佛山)有限公司(以下称“鼎峰”)也是从模具生产企业起步,在金融危机前后开始转型进入机器人生产领域。鼎峰创始人之一、冲模机器人发明者付国荣曾从事传统模具行业18年,而后又在自动化行业工作6年。目前,鼎峰有单臂机器人、双臂机器人两种,第二代7轴鼎峰机器人也于去年7月研发成功。

    瞄准工业生产共性环节推动制造转型

    记者本周走访发现,利迅达、嘉腾电子和鼎峰机器人三家企业所生产的机器人产品,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工业制造中共性基础环节。顺德经济和科技促进局有关负责人说,这些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顺德各支柱产业,将对顺德产业转型升级起到巨大推动作用。

    如利迅达公司研发的机器人自动化打磨抛光系统,不仅可按工厂的要求全自动化生产,实现空间任意曲线运行,还可根据抛光、打磨过程中磨料消耗的微量变化,自动进行参数化的补偿,而价格仅为欧洲同类产品的一半。

    黎广信告诉笔者,在传统制造行业,抛光打磨是最基础的一道工序,但是其成本占到总成本的30%。由于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,这种不需要文化技术的岗位,其薪酬反而越来越高,有的甚至月薪超过一万元。“如果使用抛光打磨机器人,一年半就可回收成本。另外产品品质更好,抛光打磨颜色更均匀。”

    嘉腾电子主要生产AGV搬运机器人,属轮式移动机器人范畴,能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,是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栽功能的运输车。以这些机器人为基础,该公司可为多种制造业提供从产品到物料的自动上线、自动下线、中途转运的整体解决方案,全过程实现智能、无人搬运。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,一台搬运机器人售价最低为七八万元,但一次可以做3个运输工的工作量,按两班倒计算,就相当于六个劳动力。

    “只要工厂有冲床,就能用上冲模机器人。”笔者在鼎峰机器人调试车间看到,十余台机器人围成一圈,其中一台机器人伸长“手臂”,从左边模具槽里将冲好的模具“吸”起来,再正确无误地放到右边的模具槽里,十余台机器人此起彼伏,井然有序。

    鼎峰董事长李元兴说道,冲模机器人将使大量劳力从生产线上解救出来,一般来说,一个模具原件最少要经过四道冲模工序,如果是人工冲模,一道程序则需要一个工人,而一台机器人可以代替所有工人完成所有程序。“不管这个原件需要经历几道工序,只需要一台冲模机器人就可以搞定。”

    未来3到5年有望

    实现“无人工厂”

    上周四,顺德启动两化融合镇街行活动,张平在论坛上就指出,预计到2027年,中国人口将出现负增长。这意味着国内劳动力不能再无限供给,智能机器人未来会在生产制造等领域将取代人工。国内智能机器人产业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。

    张平提供的数据显示,十二五期间,国内机器人需求量增长速度在15%到20%。预计未来国内机器人销售将达到80亿元到100亿元,加上系统设计、关键部件以及售后供应等,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一千个亿。

    这个庞大的市场也在顺德机器人企业的快速增长中得到印证。 “美的买了一百多台大型机器人,用于制冷生产线。”陈友告诉笔者,从2008年到现在,嘉腾共销售机器人2千多台,仅去年一年就销售一千多台,产值近一亿元,预计今年可以销售3千台。

    鼎峰机器人售价在10万元左右。去年四月至今,鼎峰已销售机器人150台。预计今年可销售1千台,明年则可达3千台。“自从我们推出了鼎峰机器人,都是客户来找我们,我们有信心达到计划目标。”

    虽然去年利迅达机器人销售额超2千万,仅为不锈钢产品产值的1%,但黎广信是有信心,总有一天机器人销售额将会超过不锈钢。为了推动顺德乃至整个珠三角机器人的应用,利迅达计划今年在珠三角六个城市建立机器人代工服务中心。黎广信谈到,目前有一些企业做制造加工,一部分是自己生产,一部分是找企业代工。利迅达以普通代工价格接收这样的订单,用机器人来生产加工。“市场和事实会告诉企业,工人和机器人的差别以及机器人的优势。”

    在采访过程中,笔者注意到,目前这三家机器人企业合作客户多为外地企业,购买机器人的顺德本地企业所占比例不大。三家企业负责人均表示,机器人未能在顺德得到较大范围推广,与顺德老板传统保守的管理意识有关。“我们在等待顺德老板的意识觉醒。”黎广信调侃道。而在应用机器人的顺德企业中,主要是美的这样的大企业。

    李元兴则乐观表示,如果推进顺利,未来3到5年顺德就能出现无人工厂。